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建工作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现代化=西方化”迷思

  2023年第6期《学习活页文选》选发了韩震同志文章《中国式现代化打破“现代化=西方化”迷思》。以下为全文: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现代化=西方化”迷思

韩震

 

  习近平总书记2月7日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及其理论,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意义,同时也彻底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提供了有历史意义的镜鉴。

  现代化进程有一般规律,更有基于一国实际的特殊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这里所说的“全新”是指在现代化一般规律基础上所展现的符合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在于,这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既是理论概括,也是我们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的实践要求。也就是说,无论是从价值取向还是从实践要求来说,中国式现代化都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

  首先,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神话。毫无疑问,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必然有其共性,因而各国的现代化都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但是由于时空条件的差异,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道路更要有自身的特性。这种特殊性是不同国家基于自身现实条件,选择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的路径和策略的结果。虽然现代化最初从西方开始,但是现代化并不是西方化。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同民族往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起到某种“带头作用”,成为所谓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民族。相对于中东、南亚、东亚古代就产生的灿烂文明,西方的崛起是非常晚近的事情。大约1500年起,西方靠殖民掠夺奠定了其“起手优势”,又靠对劳动者的剥削压榨进行原始积累,并且通过不平等贸易强化了其在“世界体系”中的支配地位,这是西方现代化的“共性”。正如英国评论家卡洛斯·马丁内斯指出的,“西方的现代化是帝国主义的现代化”。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短短几十年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中国奇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除了用时不一样,中国式现代化还走出了一条与西方现代化迥异的道路,中国作为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靠自身的努力和创造成功推进和拓展了现代化进程,表现出独立自主、和平发展、公平正义、可持续等基本特征,这不仅是对人类集体认识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宝贵贡献,而且也令人信服地证明:不走西方的道路,不仅可以而且能够更好地推进现代化进程。

  其次,中国式现代化向世界展示了现代化道路不止一条,每个国家都可以基于自身实际,走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现代化道路。以哲学的观点看,现代化的特殊性是历史的、现实的和存在性的,其普遍性则是寓于特殊性之中的抽象。实践证明,由于中国式现代化符合中国国情,因此在中国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可以设想,其他发展中国家只要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也会找到一条走得通的现代化道路。实际上,西方各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除了共性之外,也各自有本国的特性。如英国是靠海洋霸权走强盗式“自由贸易”(如贩卖鸦片)的路径,美国走的是殖民和压迫黑奴的道路,而德国、日本等后起资本主义国家走的是国家主导的带有军国主义色彩的道路。西方为了在话语权上占据支配地位,往往省略甚至掩饰它们之间的差异性,而杜撰出了所谓自由贸易和市场经济的“西方现代化”神话。在西方人看来,只有走西方的道路才能够实现现代化,只有依附于西方才能在世界体系中生存。中国以社会主义道路成功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证明了走向现代化的道路是多样的,并非只有西式道路的“独木桥”,从而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而且也为人们以更加新颖和广阔的视野反观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不同路径,让西方内在的差异性暴露无遗。也就是说,不仅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发展中国家可以且只能选择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而且西方现代化除了掠夺和压迫的共性之外,它们之间可能也没有多少可资借鉴的共同性。实际上,西方的现代化不是单数而是复数的,现实中根本不存在所谓内在一致的西式现代化道路,“西方现代化”只是某些人编造出来的一个唬人的神话。

  最后,中国式现代化彻底粉碎了“历史终结论”的呓语,给人类世界未来的文明进步带来新的希望。可以说,“历史终结论”是“现代化=西方化”迷思的极端形态。基于苏联解体的历史事件,美国政治学者福山认为,历史在逻辑上已经达到了“完成时”,即政治上的“西式民主”,经济上的“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今后的历史再也没有什么新东西了,有的只是量上的变化而已。这种观点集中体现了西方人的历史傲慢。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前进的步伐也是不会停下来的。历史是无情的审判官。实际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西方现代化本质上是把实力作为“权力”,把历史形成的不平等固化为“规则”,把弱肉强食视为世间生活的“真理”。西方现代化是让一部分民族支配其他民族,让少数人支配大多数人的现代化,这不仅是不人道的现代化,也是与历史前进步伐背道而驰的现代化。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世人越来越认识到西方现代化的局限性。中国式现代化在展现出另一幅现代化独特图景的同时,也提供了一种更加符合人类福祉的可能性,从而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不仅大力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努力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发展状态;中国不仅经济发展非常迅速,而且在保障人均收入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不仅自身发展,而且愿意以合作共赢的理念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中国不仅靠自身的艰苦奋斗发展,而且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走国强必霸的老路;中国不仅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也大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天下大同的世界观、人民至上的价值观、人民群众是创造者的历史观、不同文明间交流互鉴的文明观、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主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当然,正像我们知道现代化不是西方化,我们也绝不认为现代化就是中国化。不过,中国人民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为其选择路径提供了全新的参照。

  路是走出来的,事业是干出来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我们的现代化进程还在路途中,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还有待我们去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全新的事业,不仅有自身的复杂性、艰苦性和长期性,而且还会遇到很多外部阻力,因此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发展新天地。

 

  (本文选自2023年2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